东西问·名家坊丨孔祥东:对生命的共鸣让音乐“无问西东”

发布时间:2024-11-06 00:49:23 来源: sp20241106

   中新社 上海10月23日电 题:对生命的共鸣让音乐“无问西东”

  ——专访中国钢琴艺术家孔祥东

   中新社 记者 李鹏 樊中华

  

  “我先为你们(即兴)演奏一曲吧。”

  在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前,坐在钢琴边的孔祥东便来了灵感,手落乐起,黑白跃动间,即兴之作铿铮流淌而成。

  即兴演奏,是这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钢琴艺术家用音乐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与音乐相融相知,不断打破常规、突破自我的性情流露。从17岁登上国际音乐舞台、连续两年成为国际钢琴大赛最年轻获奖者而蜚声乐坛开始,孔祥东创造了属于中国钢琴家数不清的“第一”,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

  而在奖项与赞誉之外,孔祥东创办音乐艺术中心普及钢琴教育、参与创作流行歌曲、举办墓园音乐会、用音乐疗愈精神疾病患者、制作音乐数字藏品……每一次“跨界”尝试,都像即兴创作,让他“用音乐与更多场域的人性对接”。于孔祥东而言,音乐如生命,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超越东西方之别,既可兴至曲成地表达此刻此景,又能以包容之态引发广泛的心灵共鸣。

视频:【东西问】孔祥东:对生命的共鸣让音乐“无问西东”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个音”奏响“即兴人生”

  “我喜欢捕捉遇到的人和事给我的刹那间灵感,以及此时此刻的情绪,这是艺术非常重要的一种存在元素。即兴演奏推翻了传统经典乐曲的演奏模式及多年演奏习惯,让灵感跟着手指,每一次演奏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刻的。”

  一曲终了,时间回到1985年。在钢琴家刘诗昆的课堂上,孔祥东第一次被问及“你平时会即兴弹琴吗?”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在按谱演奏外,还有即兴演奏,且这种创作形式在国际上颇受青睐。后来留学时,也有很多音乐家建议我根据演奏经典曲目得到的灵感去即兴创作华彩。1992年悉尼国际钢琴比赛中,我在获一等奖之外还得到特别演奏奖,正是因为我为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即兴创作了华彩乐章。”孔祥东说。

  即兴演奏如一条人生小径,唤引孔祥东去探索音乐在传统钢琴演奏之外的无数可能性,甚至帮助他度过长达八年的抑郁期。

  “那时我不想见人,很多亲朋好友来看我,实在拒绝不了就让他们进门。我不想说话聊天,就说我弹琴给你们听吧,刚开始我弹贝多芬、肖邦等经典作品,他们听了很开心。但我觉得没有实现真正的交流,就开始即兴作曲演奏,大家觉得挺好,但我仍觉得他们没有被音乐感动。所以我想出了弹奏‘四音曲’,让他们指定两个白键、两个黑键,我据此四音,尝试把他们的故事和情绪弹奏描绘出来,形成‘音乐肖像’。这一次,不少人听到音乐一下子就动容了,有几位朋友甚至流了泪,这时我自己也会被震撼到,音乐的互动就不再简单留存于表面,而是走进了彼此心里。”孔祥东回忆说。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日复一日,孔祥东在“四音曲”的即兴创作与生命感悟中得到疗愈,走出抑郁。近2000位朋友,也从孔祥东这里聆听到了自己的“音乐肖像”。

  为什么是黑白各两键?在孔祥东看来,黑色如生命中的困顿、疑虑、悲苦,而白键象征着希望、憧憬与阳光,黑白是生命的平衡,用这四个音,“便可描绘出生命蓝图的一个色块。”

  音乐让孔祥东与更多生命结缘,也引他更加深刻地理解、敬重生命,“黑白的琴键与黑白的音符背后,充满了关于生命的信息、感悟,关于生命的无奈、叹息,对生命的震撼、惊艳。”今年3月15日,是孔祥东在上海音乐附中时的老师、中国钢琴教育家范大雷逝世30周年,孔祥东在其落葬的滨海古园广场上,举办“生命如歌”音乐追思会,演奏了恩师毕生最爱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曲。作为第一位走进墓园演出的音乐家,他完成了在恩师墓前现场演奏的夙愿,“我觉得墓园演奏更多的意义是以一种向死而生的方式,回望过去,拥抱未来,感恩当下。”

  “当你驾驭音乐时,所在之处皆舞台”

  “即兴”从音乐延伸到人生。多年来,孔祥东不断尝试以音乐为原点,“做一些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情”,让音乐的生命拥有更丰富的维度。

  1997年,他在上海创办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用教育推动钢琴艺术普及;2000年,参与创作流行歌曲《爱你一万年》,让古典乐魂与流行音乐碰撞成为经典;抑郁症愈后,他重返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公益演出,研发具有心理疗愈功能的音乐;2021年,与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联手推出“孔祥东原创数字音乐收藏品”系列藏品,将音乐之美延至数字世界。

  在孔祥东看来,音乐此般强大的延展性即源于其包容性。“1994年我初到洛杉矶,遇到意大利国宝级作曲家乔吉奥·莫罗德尔(代表作有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主题歌《意大利之夏》等)。我们相处十几年,数度合作,包括《爱你一万年》、2008年奥运歌曲《Forever Friends》等。但很难想象他几乎不识五线谱,作曲时将曲调哼唱出来,由助手记录谱曲,再由他来听是否好听。他从没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就凭一双耳朵、灵感和天赋创作,成为三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孔祥东说,“他为我打开一扇很大的窗,让我真正理解到音乐如海洋,爵士、古典、流行、摇滚等品类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同的音乐是因为人的不同情绪需要而存在的。”

  正因为理解了音乐,孔祥东试图用音乐去更深层地诠释生命,扩展他的“音乐舞台”。“音乐的‘乐’另有一音同‘药’,繁体‘藥’中也有‘乐’,所以音乐是疗愈心灵的药。”孔祥东如此解释他以音乐“跨界”精神医疗领域,“当前已知的医学手段对人的某些情绪与精神问题仍然束手无策,我认为音乐、艺术会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至于“尝鲜”数字藏品,“数字时代有太多新鲜东西,很多都凝聚了人类最高维度的智慧。”孔祥东笑称,通过不断尝试新事物,可体会到音乐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乃至能形成一种崭新的音乐品种。

  但在他看来,音乐源自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情感磁场,数字科技终究难以与生命体验共鸣,表现和传递情感。“音乐的内核是爱,弹钢琴不是为了展示才华,而是首先弹给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听者。”在孔祥东眼中,音乐艺术的成长之路是漫长的,只有达到忘我状态,路才会越走越宽,“当你驾驭音乐时,所在之处都是舞台。”

  

孔祥东在演奏。盛佳鹏 摄

  音乐当“根系传统,冠茂东西”

  18岁,孔祥东赴美留学;24岁,他组织策划“海外中国名家演奏团”回国演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有规模的归国留学生团;29岁,他参与策划在洛杉矶举办的大型中国歌舞音乐烟花晚会“为中国喝彩”(Bravo China)。让音乐根植传统文化又“无问西东”成为他不变的使命。

  “我一直认为音乐是很抽象的艺术,如果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不用具象的艺术去丰富内涵,抽象的表现方式也会显得贫乏和苍白。”孔祥东说,“我一直希望能在很具象的中华文学乃至文字的探究当中,得到对文化传承的理解,最终折射到我对琴键的触摸上,反映在我的创作灵感中,也一定会传达给所有聆听者。对于音乐艺术工作者来说,文化不断累积并交集,最终发光。”

  在孔祥东看来,钢琴、音乐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玄妙的契合点。“钢琴每组5个黑键、7个白键,组成了12音体系,有12个大调12个小调,而这24个调让人很容易想到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所以我一直想尝试用24个大小调来为二十四节气谱曲。事实上肖邦、斯克里亚宾等都创作有24首前奏曲,是钢琴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

  一面是中国文化,一面是西洋乐器,中西音乐是否真能实现器乐相和?

  “艺术创作一直在用不同方式诠释人类对生命的感觉,有些会追求形似,例如有不少尝试将中国民乐、古曲改编为钢琴曲,都很成功;还有一种是神似,例如仿照古谱诗词吟唱的方式,我用即兴演奏来为自己写的100多首自由体诗歌配乐吟唱,去表现诗歌的情怀。”孔祥东说。

  在他看来,中国有非常强大的文化传统和基因,构成了中国音乐文化自信的“底版”,“例如‘君子六艺’中,‘乐’位居第二;孔子编撰过《乐经》;亲友相聚,会‘对月当歌’;太平盛世,被称作‘歌舞升平’等。但文化需要不断地体悟、玩味,它会随着生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传承外,我们也必须去拥抱所有人类文化的精粹,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第一位在好莱坞露天剧场演奏的中国钢琴家,第一位应奥地利文化部邀请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家,第一位在西藏拉萨举行大型音乐会的艺术家……孔祥东深信音乐的文化包容性。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家、作曲家甚至民族乐器,都登上了西方古典音乐舞台,这是非常棒的现象,”孔祥东说,“但中国音乐家必须要更加胸怀旷达,更具有时代感,让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所感,通过音乐的桥梁走进世界人民的耳膜,再走进他们心里。其实当我们把东西方的标签抽掉后,中国音乐的‘底色’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的血液,就是我们音乐中的元素和脉动。”(完)

  受访者简介:

  

  孔祥东,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中国钢琴艺术家之一,国际互动创意者、公益慈善环保热衷者、孔祥东音乐机构创办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会长。曾囊括多个国际大奖和荣誉,其演出足迹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是首位应奥地利文化部邀请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家,首位在好莱坞露天剧场演奏的中国钢琴家,亚洲第一位与BMG/RCA唱片公司签约合作的钢琴家。参与创作及制作华语经典歌曲《爱你一万年》,及2008北京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Forever Friends!》。始终致力于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普及、音乐创作及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以音乐开展公益活动、探索艺术疗愈、传递人文精神、促进艺术和谐。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