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8:31:17 来源: sp20241109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示范基地,孔七在试验田里查看玉米雄穗。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新华社合肥8月15日电 题:“我想做非洲袁隆平”——一位卢旺达留学生的农业梦想
新华社记者马欣然、赵金正
时至立秋,艳阳高悬。中国东部安徽农业大学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的一片试验田内,占地两亩的玉米进入扬花期,身披“黄金甲”,随着微风轻曳。
这片长势喜人的玉米,是31岁卢旺达留学生孔七的博士研究课题。他想为8000多公里外的家乡培育出适宜种植的抗高温良种。
粮食短缺,是困扰非洲内陆国家卢旺达的难题。如何在高温干旱的自然条件下实现“零饥饿”,是非洲乃至国际社会多年来的诉求。《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统计,2023年,非洲每5人中就有1人面临吃饭难问题。
孔七的试验田正展示着中国的一个承诺: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
“中国网友常说,‘曾经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把伞’。中国和其他国家分享农业发展经验,就是这个道理。”他说。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实验室开展研究。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1976年,中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
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中国农业科学家,建立和完善了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
目前,中国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年增产稻谷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8000万人,超过英国总人口;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示范种植,国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
“中国粮的奇迹”让孔七不远万里来华求学——“我要像袁隆平一样,让家乡人民也可以自由地享用粮食,而不再担忧它的价格。”
孔七在高中学习时就知道了袁隆平的故事,诸多细节至今历历在目。
“中国的栽培技术世界领先,并愿意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们。”孔七说。
2019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孔七如愿来到安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在校读博至今。曾经连“你好”都不会说的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如今可以给外国人教汉语、做拿手的中国菜,并发表学术论文。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的导师宋有洪(右一)在办公室内指导孔七(中)和其他学生学习。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孔七的博士生导师宋有洪将这些改变归功于学生的勤奋钻研:“除了寒假回国探亲,他基本都泡在实验室,进步很快,已经能带领师弟师妹们独立开展课题研究。”
宋有洪在安徽农业大学任教10年间,指导的外国学生有十多人,其中大部分来自非洲国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继续留在农业领域深耕,回到故乡帮助更多人解决粮食问题。
宋有洪的“授人以渔”并非孤例。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实验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样本。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孔七立志在博士毕业后回到卢旺达,开办一家农业研究机构,潜心研究高产玉米培育,并为自己的国家培养更多科研人才。
玉米是卢旺达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品种和技术落后,单位产量低,产品加工水平有限。但孔七对他的农业梦依旧满怀信心。
“中国的发展告诉我们,贫穷和落后是可以被战胜的。希望有一天,粮食自给自足的丰收景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他说。
(责编:王禹蘅、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