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8:07:19 来源: sp20241109
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30日在阿联酋迪拜开幕,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是大会一项重要议题。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2017年,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前不久,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工作基础好、预期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试点城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气候适应型城市是什么样的?怎样有效减少气候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实现城市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路段可能发生积水,请路过市民注意……”10月11日凌晨,海南省海口市迎来大暴雨,市民提前收到城市内涝预警手机短信。早高峰到来前,交警已在易发生拥堵路口就位,水务部门在积水路段全力强排。当日11时15分,暴雨橙色预警转为暴雨红色预警,海口市各相关部门有序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城市保持安全平稳运行。
海口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降雨量大且降雨集中,加上地势平坦,易遭受洪、涝、潮的三重夹击。“准确预报预警天气变化是防灾减灾的基础。”海口市气象台台长钟文婷介绍,2017年海口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建成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气象预报已精确到1公里、逐小时更新,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至15分钟,24小时气温预报准确率超过90%、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
2017年,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按照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类适应地区,根据不同的城市气候风险、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等,将海南省海口市、陕西省西咸新区、浙江省丽水市等28个地区列入试点名单。
根据试点要求,海口编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不断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和改造中,全域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气候适应型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国家之一,城市地区是气候变化的高风险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说,气候适应型城市可以理解为“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实现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注重气象灾害应急和事后救灾保障,而且更加注重事前预防。”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以防范气候风险为目标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试点建设启动以来,各试点城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普及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适应行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并积累了有益经验,如制定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
从试点情况看,一些试点城市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中,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内容;一些试点城市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些试点城市建设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智慧管理平台、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平台。
在海口,气象预警精准度不断提升,为强化应急联动和社会响应提供了条件。“气象部门制作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通过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多渠道发布给政府相关部门、广大公众。”钟文婷说,一旦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第一时间电话“叫应”防灾单位负责人、相关区、乡镇党政负责人等,同时进行点对点精准预报、滚动更新预警信息,让防灾减灾防线前移。
试点成效明显,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逐步提升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天福和园小区里,一座座小花园点缀在楼宇间。花园四周布满了碎石块,并用铁丝笼固定,形成透水铺装石笼。“这是‘海绵设施’,过滤雨水的同时,还有景观效果。”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张哲说。
在天福和园小区,道路两侧、绿地里,错落起伏的草沟、砾石沟形成过滤阶梯,雨水在自然过滤的基础上,流向滞蓄型雨水花园。当雨量过大时,雨水通过溢流井流入小区的雨水收集池,再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流向沣西新城雨洪调蓄枢纽中心绿廊。“前段时间下大雨,小区的路面一点儿都没积水,这些设施起了大作用。”小区居民刘源说。
目前,西咸新区在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2100万平方米,推广绿色建筑4510万平方米,建成绿地1.05亿平方米、绿道863公里。“国家级新区在生态城市建设、气候风险防范等方面建设标准很高,能发挥示范创新引领作用。”郑艳表示。
根据自身气候特征与发展阶段,试点城市在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交通、建筑等领域,因地制宜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建设工程,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逐步提升。
——增强城市绿地、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温、保持水土等方面的功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浙江省丽水市区东部两湖公园,超过3公里长的绿廊里,树木成荫,风景如画。这里是丽水主城区最大的生态公园,总面积超140万平方米。夏天,凉风从东北方向吹来,穿过绿廊,有效降低城区的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得益于良好自然生态系统,今年夏天,丽水3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超过50天,创气象观测纪录,却没有对全市生产生活、能源保供、生态环境等造成明显影响。”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陈灵敏说。
——发展绿色建筑,让城市更加低碳节能、健康舒适。
走进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的海南能源交易大厦,空中花园、中庭绿谷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丛林,高温天气下也能感受到凉爽舒适。“大厦设计搭配丰富的绿化植栽、透空的屋面以及东西南北四向户外观景平台,使自然空气循环流通,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微气候。”海南省智慧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肖吟说。
“目前,海口全部住宅项目、1000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单体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均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海口市住建局建工科科长庄宁说,2022年,海口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近84%,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海绵城市。
近年来,丽水持续兴建防洪基础设施,全市建成堤防总长3475公里,实施滩坑引水、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等一批大型治水项目,构筑起坚实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在确保江河安澜的同时,还能强化枯水期水电保供能力。
四川省广元市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于城市防洪排涝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新建人工湖、湿地公园、滞留塘等人工调蓄设施,城市蓄水调控功能显著增强。
结合城市实际、体现城市特色,突出“一城一策”,稳步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持续,我国一些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短板凸显。“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有待增强,治理体系有待完善,尚未形成‘气候系统观测—影响风险识别—采取适应行动—行动效果评估’的完善体系,现有行动力度不足,重点领域、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待提升。”夏应显说。
“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任重道远。目前,部分城市没有制定专门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多部门协作的适应决策机制还没有建立。必须结合城市实际、体现城市特色,突出‘一城一策’,稳步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郑艳说,“要把增强气候韧性作为一座城市的长期发展理念,把提升气候适应能力作为长期发展目标。”
我国城市类型多样,地域分布广泛。郑艳建议,气候韧性建设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群体影响的差异性,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和国土空间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在气候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审视城市规划、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等,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性,将风险管理做细做实。“比如,主要道路、城市核心设施、地铁入口要适当抬高,设置下洼式公园、广场、绿地作为微水库、蓄水池,做好各类排水管路毛细血管式的微循环,应对可能遇到的极端天气。”郑艳说。
郑艳表示,应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提升人居环境的适应性、宜居性。“比如,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等;在新城镇规划、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注重城市小区和绿地道路中的‘海绵设计’,改善城市小气候、提升舒适度。”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绿草如茵,荷花、美人蕉点缀岸边,郁郁葱葱的黄槿、椰子树等在海风中摇曳。不久前,五源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近年来,海口市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创新保护修复模式,拯救性保护潭丰洋万亩湿地,推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塘还林还湿等,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宋延巍介绍。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关系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郑艳建议,推进政府机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社区、学校等不同主体的气候适应能力建设,加强针对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的科普宣传与志愿者行动。
今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明确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工作基础好、预期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试点城市,积极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试点申报城市将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优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气候韧性等重点任务,合理确定本地试点建设目标,进一步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有效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更好守护城市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2日 18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