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6:12:25 来源: sp20241109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完善精准帮扶机制,面向就业困难群体开展有温度的就业帮扶。随着春招陆续展开,各地各校正加紧工作,为毕业生们顺利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针对性帮扶,补齐就业短板
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辅导员地力富扎·塔依尔老师组织的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小有名气。“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国家有很多帮扶各民族学生的就业政策,我们要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每个学生。”地力富扎·塔依尔说。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服务队推出定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整理推送民族地区就业信息等多项帮扶措施,为各民族学生疏通就业道路上的堵点。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流利的普通话是就业的敲门砖。特别是对于师范生来说,能够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授课更是至关重要。
“学院2024届毕业生布海丽且姆读大二的时候,因为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特别苦恼,曾找我倾诉。”地力富扎·塔依尔介绍她去参加学院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的语言互助项目。“经过一年的努力,她顺利获得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为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三时,布海丽且姆还参加了学校面向全校2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举办的就业训练营。学校每年组织的全国用人单位走访调研,为学生们带回第一手就业市场信息,帮助他们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在这里,布海丽且姆了解到家乡意向学校的招聘需求,对新疆的就业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再过几个月,布海丽且姆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中学思政课教师。“一路走来,从入学之初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为我打好基础,到学期中老师们针对我的学业给予精准帮助,再到‘一对一’的就业帮扶,这四年我走得很踏实,我也要把自己收到的这份温暖传递出去。”布海丽且姆告诉记者。
善用资源,织成“就业地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孙培钊最近正式入职某企业,开始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孙培钊回忆,收到面试通知后,他查遍网络,关于这家公司的面试经验帖寥寥无几。随即,他在手机上打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毕业生定制的“就业地图”,希望能查到相关信息。“我真的找到了一位师姐,通过系统直接联系上她,请教了面试经验,对单位有了更深了解。”
精准获取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关键一步。打开“就业地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部分校友就业地域分布一目了然,点击菜单,还可查看各省区市就业资源、就业创业政策、经济发展关键指标,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信息。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唐鹏成功入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介绍经验时,他说:“我的大部分就业材料是在线上自助办理的,不受实体窗口上下班时间的限制,灵活高效。”辅导员的指导和学院组织的就业分享会,给唐鹏留下深刻印象。“跟辅导员交流后,我坚定了选择航空科研院所的决心。在学院就业分享会上,已入职的学长学姐分享了求职面试经验,帮我们提升了求职技能。”
除了校友网络织就的“就业地图”导航定向,各地政府、高校提供的求职“加油包”也为困难毕业生驶向“星辰大海”注入了澎湃动力。记者了解到,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可通过申请获得北京市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000元。除了北京市,山东、河南、江西、贵州等省份也延续了前几年向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的做法,根据学生实际困难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过程中的交通、住宿、报考、求职服饰等都会产生相关费用,这对于困难学生来讲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们在学校层面也设立了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专项助学金,对于无法承担相关费用的困难毕业生,提供500至3000元不等的就业补助,保障求职顺利进行。”江苏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韩洪政介绍。
完善服务,促进人岗适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4届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董文雪来自山东淄博的一个乡村。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院校,令她在求职时内心忐忑。“我的第一学历没有优势,又没有丰富的实习经历,投了20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
“在北京闯闯,还是回家?”董文雪陷入了纠结。这时,山东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宣讲会开到了学校。董文雪发现,淄博市有非常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而且组织部为了方便考生参加还在校内设置了考点。“以往优秀学长们投身基层发展得也很好,机会就在眼前,又如此便捷,当然要去考。”导师的话解开了董文雪内心的纠结。“考中选调生后,我也获得了几个待遇不错的留京机会,但我渐渐地坚定起来:回到家乡,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去处。”董文雪说。
选择回家乡工作的还有江苏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梁彩银。“毕业后,当身边的朋友纷纷奔赴大城市的时候,我如愿地回了家乡,来到了这个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她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校椅镇的一名乡村教师。
由于家庭困难,梁彩银在大学期间就得到了江苏师大的建档资助和就业帮扶。大学期间,梁彩银参与了核心就业能力培训、职业生涯嘉年华、简历诊断和模拟面试等一系列“增肌赋能”的活动,接受了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在基层就业典型的影响下,我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回乡执教的志向也逐渐变得清晰。”梁彩银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甘肃省要求各高校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帮扶工作台账,聚焦重点群体毕业生需要,在春节假期期间为每一位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1次“点对点”简历修改、2次岗位推荐帮助。云南省则聚焦就业困难毕业生,探索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帮扶电子台账,面向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高职扩招退役军人毕业生等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围绕培训赋能、就业促进、创业扶持等方面综合施策。北京市教委要求,各高校班主任、就业指导教师、专任教师、辅导员要与困难毕业生结对,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针对每一位困难毕业生,要至少推荐5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线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
如何让兜底措施更有力、让就业服务更精准?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建议,应动员、鼓励社会力量对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同时,对于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失业毕业生要及时给予失业保险基金救济,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记者 刘博超 通讯员 吴向裕)
(责编:李昉、郝孟佳)